这本书被誉为“晚清小红楼”,男女主角就是现实版的宝黛爱情 天天要闻

时间:2023-05-30 09:58:29     来源:少读红楼

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去世时间,有三种说法,一是乾隆二十八年除夕,一为乾隆二十九年除夕,最后一种意见则认为是乾隆二十九年初春之时。不过,同意第一种意见的居多。

巧合的是,有晚清“小红楼梦”之称的《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正是在这一年出生。《浮生六记》开篇第一句便是“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也就是说,远在北京的贫病交加的曹雪芹正缠绵病榻时,沈复已经在曹雪芹小说里林黛玉的出生地苏州悄然来到人间。


(相关资料图)

沈复四十六岁作《浮生六记》,此时的沈复,爱妻病亡,稚子夭折。同样是在人生四十六岁,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已“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尚未完工。两年后,幼子夭亡,承受不住巨大人生打击的曹雪芹,亦于这年的除夕,一病而亡。

这两人生活于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遇,反映到各自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便有了太多共情共通之处。

1、一样的爱情悲剧

在小说《红楼梦》里,宝黛的爱情悲剧,让后世无数读者为之一掬同情之泪,多希望宝黛这一对璧人能够双宿双飞,永浴爱河。可现实却是,一夭亡一出家,让多少人为之意难平。这是小说,你大可以说,都是出于作者虚构,我们读者读后,若和书中人物同声一哭,岂不是痴人一个?

不过,在《浮生六记》里,类似宝黛这样的爱情悲剧,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作者沈复的身上。

我们来看一下爱情悲剧里的男女主人公。

大家都知道,宝玉黛玉是表兄妹,在《浮生六记》里,作者沈复和妻子陈芸同样是表亲关系,只不过,沈复与陈芸是表姐弟关系,陈芸之父为沈复的舅舅。

小说里,十三岁的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上来便是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到沈复这里,同样是十三岁的年龄,沈复随母亲回舅舅家见到已至豆蔻年华的表姐陈芸,则比贾宝玉更进一步,直接来一句,“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陈芸,字淑珍)”。

在小说里,因为八十回后文字不见,我们只能根据高鹗的续书,认定林黛玉最后夭亡于王熙凤的调包计中,可以说,林黛玉最后的夭亡,是死于自己的爱而不得,是死于贾府这个大家族对她的重重禁锢设防,以及封建礼教的深深束缚。和林黛玉爱而不得的夭亡不同,沈复与表姐陈芸顺利成婚,且夫妻恩爱异常,还有一双儿女,在沧浪亭和萧爽楼,两人还曾度过一段神仙般的幸福生活。

然而,这对恩爱的小夫妻,终因大家庭的种种生活琐事,最后陈芸失欢于公婆,还和丈夫沈复一道,被赶出家门,后流落扬州,陈芸终至客死他乡,让人无限扼腕。

2、一样的才子佳人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林黛玉都是才子佳人,虽然小说作者曹雪芹声称自己最讨厌那些一个套路一个写作模式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小说,但是书里的男女主人公,可都是才子佳人。能洋洋洒洒写出千余言《芙蓉女儿诔》的贾宝玉当然是才子,花容月貌的神仙似的林妹妹,自然更是佳人。

这是小说,我们自然又可以说是出于作者虚构。在《浮生六记》里,沈复和陈芸那可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现实版的才子佳人。能写出流传后世的至情至性文字的沈复,工诗擅画,自然是才子。与沈复同岁又比他大十个月的妻子陈芸,书中对其容貌的描绘是:“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

书里这段对陈芸的容貌描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红楼梦》第三回初次出场的贾探春的容貌:“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对陈芸的容貌,鲁迅先生曾给予极高评价:“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最难得的是,陈芸不但有貌还有才。牙牙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她便能成诵。粗通文墨后,不到十岁的年纪,就吟诵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佳句。陈芸不但能诗能文,还对诗歌品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这样的陈芸不是佳人,谁还能被称之为佳人耶?

3、一样的离经叛道

不论是《红楼梦》还是《浮生六记》,都不约而同提到一本书,并将这本书和书中男女主人公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浓墨重彩地描摹和刻画。

这本书就是《西厢记》。

我们先来看《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是如何描写此书的:

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再来看《浮生六记》里关于此书的描写:

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

余笑曰:“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

为何二书都会有和《西厢记》有关的情节安排?这是因为在明清时期,王实甫的《西厢记》被作为第六才子书备受推崇。

明清两代,凡是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具有民主精神和新思想的文学艺术家,无不推崇《西厢记》。书中人物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和民主思想,都让不论是贾宝玉林黛玉还是沈复陈芸为之深深向往、欣赏和痴迷,并从中得到启示。

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之学,称呼汲汲功名之流是禄蠹,林黛玉与贾宝玉志同道合,彼此心心相印。她是贾宝玉的恋人,更是贾宝玉的知音。《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工诗擅画,却一生没有参加过清朝的科举考试,曾长期担任幕僚,且以卖画维持生计,亦曾经商。妻子陈芸与沈复夫唱妇随,言谈行止更是率性自然大胆,直是史湘云一类人。她有迥异于世俗的独特审美,精女红,擅厨艺,与丈夫沈复及一众苏州文友游山玩水,诗文唱和,甚至还女扮男装和沈复一道逛庙会。似此率性之举,远远超出了她所生活的时代,就是史湘云见之,怕也要甘拜下风。

遍游庙中,无识出为女子者,或问何人,以表弟对,拱手而已。

然而,这样的陈芸,因为和她所生活的时代格格不入,直是离经叛道,加之陈芸与公婆相处,亦多率性之举,因此,二十三岁时,陈芸失欢于公公,二十八岁时,又失欢于婆婆,终至在三十岁那年被逐出夫家。沈复伴着她一道寄居萧爽楼。十年后,四十一岁的陈芸因血疾,客死扬州。《红楼梦》八十回后,王熙凤有极大可能也是死于此妇科病。

若我们细看沈复与陈芸的悲剧爱情,会发现这简直就是《红楼梦》宝黛爱情的现实版。如果我们把陈芸放入大观园中,会发现她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红楼才女,她最终的命运也和她们一样,佳人薄命。

如果说,她比林黛玉幸运,那就是,她和沈复的爱情,因为沈复的一句“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修成了正果,她和心爱的人顺利成婚,生儿育女,相携相伴二十三年,甘苦患难共之。从这个角度来看,陈芸的一生还是幸运幸福的。正如她自己病危时所述:

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然而,除了爱情,她和沈复这颠沛流离不被理解祝福的婚后生活之苦、中年夫妻死别之恸、稚子夭亡之伤、佳人薄命之悲,一样让人感慨系之。

设若贾宝玉有沈复的大胆与担当,与林黛玉顺利成婚,他们的婚后生活,或许就是沈复与陈芸的翻版?

由此观之,把《浮生六记》称之为“晚清小红楼”,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者:午梦堂主,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

热点资讯